从前有两个人,他们在荒芜贫瘠的大沙漠里寻找出口,寻找一片绿洲。可是无论怎么走都无法走出去,在绝望之余他们看到了一个小小的白色帐篷.他们向帐篷的主人乞讨一杯水喝.主人很慷慨,给他们一人一杯水.要知道,在沙漠里水就象生命一样宝贵.他们小心翼翼地捧着水上路了.一根枯树枝把一个人拌倒了,而这个人又撞倒了另一个人,他们摔了一跤不说,每个人杯子里的水都翻掉半杯,两个人都望着自己手中的半杯水,有着不同的想法和感言.
第一个人说:"哦,就剩下半杯水了,那我们怎么走出这无边无际的大沙漠呀?". 另一个人则说:"还好,还有这半杯水,也许我还能走出这大沙漠."
这是一个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关于半杯水的故事,但是你是否想过,面对相同的情景,不同人为何会有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人们常常用乐观和悲观来评判这两个人,但要是从更深层的原因看,这两人的心理弹性不同。
何谓“心理弹性”?
所谓心理弹性,就是主体对外界变化了的环境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该状态是一种动态形式,有其伸缩空间,它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并在变化中达到对环境的动态调控和适应。简单来说,心理弹性就是当人所处的环境发生的变化,人们用以调节认知的一种状态。
心理弹性这一概念描述了人们具有恢复到平衡或者初始状态,甚至是获到更高的心理耐受力这一现象,同时,由于心理弹性是一种变化的过程,会有一定的起伏,在人们遭遇危机和其他逆境时,常常需要应用心理弹性来应对。一个人的心理弹性越大,其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和恢复能力等都会较强。
心理弹性好的人更健康?
有研究人员发现心理弹性是以生物体的压力系统为基础的,具有一定的生物学依据,心理弹性特别好的人,其压力荷尔蒙的水平会在承受精神负担后又迅速下降,身体出现的炎症反应也会减轻。也就是说,那些心理弹性好的人,能更快得从压力中恢复,或者说他们能更快适应压力,从而抗压能力更强,一些心血管疾病也较少出现在他们身上。
另外,心理弹性好的人的大脑能产生更多的神经营养因子——递质如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加强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连接和建立新连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导致了心理弹性好的人在记忆和思维方面常常由于那些心理弹性较差的人。
你的心理是否富有弹性?
当前关于心理弹性的判断,较为专业的是进行量表测试,对心理弹性的测量,主要有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这可以通过网上搜索获取,完成后按照其规定的评分细则和判断标准进行大致的判别即可。
心理弹性差的我,该怎么办?
对于心理弹性较差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与自己负面的情绪相处。人生在世,难免遇到各种格样的挫折或灾难,即使是外表光鲜亮丽的人,也许也会有你意想不到的不如意,因此,要学会在遇到挫折时,与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才能一步步增强自己的心理弹性。
1、预估后果,对比当前
在面对一件可能有不良后果的事情时,负面情绪的产生很正常,但是要尽量减少负面情绪对自己各方面判断的影响,首先可以自己预估一下不良后果会糟糕到什么程度,最坏的情况可能是怎样的,然后同当前的情景做一个对比,你很可能发现,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如此,便没什么好焦虑的了,从而可以消除部分的负面情绪。
比如,面临分手,可以设想一下,其实失恋最坏的结果不过是从两个人变回了一个人,自己的点点滴滴想要分享却不能再跟对方倾诉,但是,对比现状,你很可能会发现,自己还有朋友、家人的陪伴,也许情况也没那么糟糕。况且,也许此次的分手,就是为了遇见那个真正的Mr.Right呢,从而由于失恋产生的负面情绪就得以消除了。
2、写下负面情绪,缓解痛苦
如果试想最坏的结果并对比现在的生活,还是不能抹去部分的负面情绪,那么,你还可以尝试着将负面情绪一吐为快。无论是找朋友倾诉,还是将其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都能够有效地降低负面情绪对当前状态的影响。甚至有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用记日记的方式把负面情绪记录下来,是可以帮助我们正视问题,提高对情绪的控制力,从而更快的走出悲伤。
健康心理学家杰米曾经找了两组组大学生做实验,请他们连续四天,每天写15分钟的日志。A组成员的记录的事跟情感无关的内容,b组呢,每天都要求他们他们写下自认为是人生中最黑暗的经历,比如被强奸,试图自杀、受虐待等等。第一天的实验结束之后,B组成员的普遍的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情绪明显不佳,这不难理解,因为直面痛苦是残忍的。
随着实验的进行,在实验结束的六个月以后,杰米回访了两组学生,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结果:B组成员的心理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大幅的提升,相比A组成员,他们的状态要好很多。此后,学术界又进行了上百组类似的实验,都证明了:把负面情绪记录下来,对于缓解痛苦,是有积极的疗效的。
所以,心理弹性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训练出来的,当然方法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只有做到很好地把控自己的情绪,才能真正让心灵像弹簧一般,富有弹性,去应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去直面人生中的种种挫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