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说说图片
文字控
治愈说说
心情不好
下雨说说
兄弟说说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优美句子
唯美句子
爱情句子
伤感句子
感悟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祝福语
伤心的话
励志的话
骂人的话
笑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励志名言
读书名言
哲理名言
经典语录
经典台词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爱情诗句
伤感诗句
唯美诗句
当前位置: > 微小说 >

2018年朋友圈古风微小说 超甜蜜

时间:2018-11-15 11:09来源:个性说说网 作者:银雪儿点击:

“娘子,娘子,为夫错了,为夫真的知错了。”在王东林这个呆秀才再一次把菜园里的小青菜当成杂草拔掉后,李晓梅彻底火大了,一火大就忍不住用手里的杂草去抽这个只知读书的书呆子。王东林哪里会知道自己妻子会直接动手打人,便忍不住连连求饶。

王东林今年二十,自认字开始便只知埋头读书,根本没有做过家务,更别说这些耕种的活计。本来王东林在家里读书读得好好的,偏偏李晓梅觉得老是读书不出屋会闷坏脑子,死拽八拽的把王东林从屋里拉出来,非要他跟着自己去后院的小菜园摘菜。美其名曰,让王东林换换脑子,开阔开阔视野。

王东林家只能算是一个小康之家,父母健在,没有兄弟姐妹,家里住的是典型的农家院,院里有棵桂花树,还养着几只鸡鸭,院后是片小菜园,种着各种应季蔬菜。王大娘每天照顾王大爷和王东林父子俩,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王大爷在木工店里当师傅,每月都把收入交给自己妻子打理。王东林就专心读书,也会抄抄书,画几笔画,补贴家用。一家人和和美美。

等到王东林十九岁中了秀才,上门提亲的人变多了起来。本来王大娘和王大爷想着等儿子高中了再说娶亲的事。可是两老合计着,读书有这么辛苦,为了应付考试眼看儿子又瘦了一大圈,总要有个人来照顾儿子生活起居才好。于是老两口千挑万选,挑了个看起来温柔可人,知书识礼的李晓梅。

李晓梅是城南大酒楼账房李老五的女儿,家中还有一个哥哥。王大爷和李老五打过交道,媒婆介绍的时候,王大爷直说李老五是一个行的端做得正的人,十分可靠。王大娘也听说李老五的老婆针线活是一把好手。再加上媒婆把李晓梅说的天花乱坠。王家这两老便欢欢喜喜定了这人,给足了媒婆银子,让媒婆去李家提亲。

隔天,李老五和妻子听了媒婆的来意,一合计提亲的是王秀才,十分欣喜,但也故意拿了拿架子,没有立刻答应,只说要考虑考虑。媒婆深知其意,看李家二老这意思是差不离了,便千喜万喜的走了。当然没过多久,这门亲事算是完全定了下来。

王秀才倒是没什么,听父母讲李晓梅如何如何温柔,如何如何贤惠,便明白这李晓梅差不了,看样子父母是十分满意,就没有反对。反倒李晓梅,听说父母把自己许配给王秀才后,十万个不同意,连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都用上了,也没扭转自己爹娘的决心。

李父劝到:“傻女儿啊,这王东林可是秀才,他要高中了,你以后可是要吃香的喝辣的了。”

李母劝到:“女儿啊,我们也是打听过的,这王秀才仪表堂堂,忠厚老实,以后肯定不会欺负你的。难道爹娘还会骗你。”

哥哥劝到:“妹妹你就放心嫁吧,别人我不敢肯定,这个王秀才我还是确信他不会欺负你的。如果他欺负你回来告诉老哥,老哥替你出气。”

嫂子劝到:“二妹,王秀才没什么不好。我听娘家人说,这王家一家可都是好相处的,你们这一看就是天作之合。”

李晓梅受不了众人规劝,大吼一声:“我哪里知道他算个屁,我又没见过他,万一他是个衣冠禽兽怎么办。”

这句话气的李父吹胡子瞪眼志要打人,幸亏李母和众人拦住了。

最后李晓梅还是在第二年的春天嫁过去了。

image.png

谁知婚后,王家众人才发现李晓梅与媒婆说的大相径庭。这哪里是温柔小意的娇小姐,分明是脾气暴躁的大姐大。李晓梅看不惯王东林,在成亲后,不是打他,就是损他,打可是真打,心疼的王大娘不行。

最近一次,李晓梅又冲王东林发脾气。王母看不过去,便把李晓梅叫到跟前狠狠训了一顿。并扬言,如果李晓梅再这样下去,王家就以为妇不贤的理由休妻。

这话一出,不仅李晓梅被吓住了。连王父和王东林也被惊住了。王父连忙斥责王母胡说。李晓梅眼含热泪跑出了屋,王东林赶紧追出去。

李晓梅到底回了娘家。李家二老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虽然气愤王母的训斥,却也觉得李晓梅不该那样对丈夫。到时李家大哥,听了这话,站起来就要去王东林家讨公道,被李母和自个儿媳妇拦住了。

李晓梅回娘家后,王母也觉得自己说的话太过了。要知道,在这里,妻子不贤被夫家休弃,是要背一辈子骂名的。虽然李晓梅自嫁进自家,对儿子左看不过眼,右看不顺眼,时不时地刺两句,打两下,但也没见儿子说过什么怨言,反倒越骂越往上贴。况且李晓梅并不是个懒人,自嫁进自家,什么活都抢着干。自己每天都是闲着,生生胖了好几斤。而且人家也爱干净,洗衣拖地抹桌子,天天不落的做。饭菜也做的好吃,大家都爱吃。每天乐呵呵的干活,也没见有什么怨言,平日里也总是和自己有说有笑,也没有说不孝顺。

王母开始后悔了,可是又拉不下脸。儿子去了岳丈家两回都没请回李晓梅。王母又是着急,又是嘴硬:“不回就不回,谁稀罕这么个母老虎。”又看着儿子憔悴失落的样子,心里也不落忍,后面什么都说不出来了。连自己老头子都怪自己多管闲事,人家小两口打是亲骂是爱,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哪用得着我们心疼。

王父偷偷找李父喝酒。李父也看得开,哪有小两口不吵架,婆媳没个矛盾的。就连李母那么温柔的人,在刚嫁给李父时也是和婆婆看不对眼。只是李父对亲家母随随便便就说出休妻的话来有些生气,还是说李晓梅为妇不贤,这不是要害死自家女儿吗。酒桌上,王父看李父这意思,也就是咽不下王母说要休妻这口气,便连连赔了许多小情。直到李父说会回去规劝女儿,这才作罢。

这顿酒过后没几天,王东林就把李晓梅接回来了。

李晓梅回来后,还是和以前一样干活,对每个人都和和善善、客客气气,也不损王东林了,更不对他动手了。李晓梅的家务活一样不落的做着,只是院子里没了欢声笑语,这让熟悉了李晓梅爽朗开怀大笑的王家众人很不适应。王母一心想和李晓梅和好,但看李晓梅一改嘻嘻哈哈风格,每天对自己温柔有加却失了亲近,便心里不是滋味。

王母觉得这是李晓梅在跟自己对着干,晚上的时候便跟自家老头抱怨。王父一听这话就气不打一处来,觉得老婆子就是没事闲的,开始指责说:“人家两个人好着的时候,你看这不顺眼,那不顺眼。就连小夫妻两人随便闹闹,你都嫌人家欺负你儿子了,甚至说出为妇不贤要休妻的话来。现在人家听你的话,不随便吵闹了,你又觉得人家没事给你气受。反正你是横看都不顺眼,嫌家里太清净了。”

王母被这一番话说的不知所措,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便开始抽噎抹泪。王父一看这样子,心想自己也是被这老婆子气着了,便又开始宽慰。王母也知道自李晓梅嫁进来后,自己多有不适应,那句为妇不贤的话也是话赶话赶出来的。等歇了灯变一个人想着,明天好好和儿媳妇聊聊。

等到第二天,王母想要和李晓梅缓和关系,在摘菜做饭的空档和李晓梅搭话。李晓梅也知道近来的改变让大家不适应,遂主动解释道:“婆婆,我也想清楚了,那天的事情确实是我不对。我爹娘也说过了,我性格太暴躁。相公还是秀才,我总是这样的话传出去对名声不好。我会好好改的。”王母听了这一番话倒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后面的王东林听了,心里也是一阵不好受。“休妻那件事,对她打击太大了。”王东林细细想着,“还是要解开心结才好。”

王东林想,如果直接说,晓梅肯定听不进去,还是要迂回起来才能有效,慢慢让她知道她很好不用改变。他想了个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关在屋里看书不出来。要像以往,李晓梅肯定是会来拉着自己出去转转的。可是这一回,李晓梅便不再这样了。每天李晓梅按时按顿的把饭给王东林端进去,说几句注意身体的话,也就走了。一连几天,王东林看这计谋不见效,便又改进了计划。

早上李晓梅通常会选择送一些粥和馒头,王东林就早上不吃馒头,中午等李晓梅进来时,把馒头沾了墨水往嘴里送,第一天李晓梅就急了,第二天李晓梅开始骂人,第三天李晓梅直接拽着王东林来了菜地。

王东林虽说是个读书人,但是也是认得什么是菜什么是草。他故意把菜拔了,惹得李晓梅发火。等李晓梅把草甩向他的时候,他开心的连连求饶。随即一把将李晓梅抱住:“晓梅,这些日子委屈你了。我知道你不开心,我只是要你高兴。我没想过要休妻,也不认为你不贤。我觉得你很好,不用改变。你也不要生气了好不好。”

李晓梅挣脱不开王东林,又听着这番话,不禁落下泪来,小声抽噎。

王东林一手搂着她,一手为她顺气,小声安慰。

等到王父下工回来,想要去菜园溜溜,便看见自家老婆子,在菜园子的栅栏边,垫着脚往里瞧。刚凑上去问一句:“你干嘛呢?”这老婆子不知道后面有人,吓了一跳,回身抽了老头子一把,压低声音:“你小声点。”

等看老婆子又笑嘻嘻的回头,便也向菜园望去,看着在菜地里相拥的两个人,也不禁喜上眉头,“呵呵”的笑了出来。王母一听这傻笑,直接拽着这人去了前院,恐怕打扰了互诉衷肠的两人。

事情也就此告一段落。

相关阅读: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