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李开复在他的新书《人工智能》中提到:
未来10年,人类50%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如果你看过相关的报道说明,你就会知道,李开复绝不是在危言耸听。人工智能早已在不断地渗透进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可以说,未来如果你不想被迫失业,你就需要学会做一件人工智能所不能做的事情。
而你现在就应该开始做准备了。只有跳出舒适区,增长自己的见识和阅历,你才会有能力去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和生活。
当然,走出舒适区,并不是叫你盲目地去做一些的刺激事情。比如,辞掉高薪工作改行,或是退学去创业等等。
事实上,只要一件事情对于你来说是全新的、陌生的,就是对你舒适区的挑战。
当你挑战自己时,你的舒适区就会不断扩大,而你也会将获得整体上的自我改善。
4
当你想要走出舒适区,挑战自我时,不要期望一蹴而就,从小的改变开始,反而更容易获得长足的进步。
①从小事情开始,试试不同方式
比如你可以:
换条路上下班,在旧事物中,寻找新的路途,欣赏新的风景;
品尝新的味道,试着每周至少做一道新的菜肴,或是去一个新的餐厅;
尝试新的音乐,试着去听一些你平常不太会听,或者从来没听过的音乐......
诸如此类的小事情,可以尝试着开始做出一点改变,从改变中寻找新的视角。
这能帮你从一个喜欢固守陈旧的舒适的人,变成一个好奇的、乐于尝试新事物、走出舒适区的人。
②改掉一个旧习惯
这个习惯可以很小,很简单。比如:
把你每天下班后看剧的时间,改成读一本你一直想读的书;
把你早上你起床刷朋友圈的时间,改成听英语、看新闻;
把你每周末宅在家里的时间,改成去一趟公园,或是做一场运动.....
的确,尝试新事物、改掉就习惯很困难。若非如此,走出舒适区将会很容易。
但养成新习惯,迫使自己做些具体的事情,以走出舒适区同样重要。
③从小步前进开始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突然做出大的改变会让人感到疯狂,以至于你开始拖延,不对你心中的目标采取任何行动。
所以相反的,只采取小步前进,就更容易让人接受和适应。
如果你想要更好的身材,不用一下就开始高强度的训练,可以从每周5到10分钟的跑步开始;
如果你有社交焦虑,不用马上就鼓起勇气和人交谈,试着先从每天面带笑容开始;
如果想要用阅读来扩宽自己的视野,不妨从坚持每天看书,从自己可以接受的最少量开始......
像这样,一小步接着一小步,更容易控制你的不适感,让你朝着想要的生活迈进。
事实上,每个人尝试新鲜事物时,一定都会有点不舒服。因为我们都习惯了抗拒变化,呆在舒适区里。
因此,你可能需要不时地提醒自己走出舒适区。从小的改变开始,能让你在舒服的步伐中,渐渐扩大自己的舒适区。
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变成那只温水中的青蛙,最终被自己的舒适区毁掉。
文/小王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