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又吧啦吧啦讲了一堆,但是仍然没一句有用。道理我都懂,可你给我指条明路啊!我听了后暗自吐槽,难道工地上待久了就不会说人话了?
如今我也算在行业待了一些年头,后台经常有同学问我这样的问题。每次我都尽量告诉他们我认为对的答案,但是说出口我才发现,我说的这些话和当年的那些前辈说的话并没有什么两样,都不明确,也不具备操作性。可我明明是很想帮别人的啊。
如果当年的我,穿越时空问我这些问题,我可能也这样回答。因为它是对的,只要坚持执行下去,肯定能踏上正轨,不一定能成功,但至少不会错。可是当年的我如果听到这些,肯定也会撇撇嘴说,这些讲的都是些什么鬼!
刚毕业的我们活得很焦虑,我们迫切地想要知道眼前有哪些路可以走?每条路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年收入有多少?多久可以升职?有没有职业瓶颈?
我们恨不得把每条发展轨迹都弄得一清二楚,从各个维度上打出评分,然后选择一条综合评分最高的路走。
因为人生路只有一次,一旦选择了一个方向后,就可能再也没机会踏上其它的路。你可能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也可能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我们只希望在选择之前知道的信息多一点,以后少后悔一点。
可是问题哪有这么简单。许多我认为的好路,在别人看来可能就是崎岖小路。比如有的人迷恋国企,有的人想要自由,有的人喜欢坐在办公室安安静静,有的人渴望天天和别人吹牛打屁。各人的性格不一样,追求就会不一样。
于是又会有人说,哪需要搞这么复杂,你把其它指标都忽略掉,只考虑薪水就行了,哪条路薪水最高?具体想起来,我发现这个也不一定,这还要看具体的单位,同样的单位不同的项目也不同,各年的效益也不同。而且薪水真的是唯一重要的吗?A岗位一年到头日日夜夜加班,B岗位常年朝九晚五,法定节日均休,A岗比B岗一年多两万,你愿意吗?没上过班的你可能毫不犹豫地选A,可是真正工作后你可能会发现你根本适应不了A岗的生活方式,一两个月就做了逃兵,同时也失去了选择B岗的机会。
作为过来人,我只能向你讲一些“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之类的简洁的策略。而不能告诉你具体哪条路就是最短的那条。而且我所悟的理论,也只是我曾走过的那一条“独一无二”的路上看到的东西,它未必就符合你的人生。因为每个人的路都有其不可复制性,你循着我的心法去修练,有可能会走火入魔。
我能说我最初去施工单位的选择是对的吗?不能!如果我没有在恰当的时机离开那里,我可能会被埋在某个山体的隧道里,生命永远停留在24岁,因为这就是我当年单位的一个同事的结局。
我能说我后来去咨询公司是一种解脱吗?不能!如果那天我师父上班没有迟到,我就不能安排到他那里学习。我就可能被调配去跟踪一个绵延无尽期的项目,天天疲于出差。
我能说我进现在的房地产公司是之前的努力所得吗?不能!如果不是HR那天工作粗心,没注意到我的工作年限不够,我就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生命是由个人的努力和一堆无法预知的巧合组成的。我只能尽量撇开那些巧合,给你尽量有用的建议。可是你又未必听得进去。许多事只有你去做过了才懂,你去闯过才知道这是为什么。
也只有当你真正经历过后,你才知道那些你曾经觉得无所谓的东西,其实有所谓,甚至完全不能忽略。比如很多毕业生常说,刚开始吃点苦没事,只要能学到东西就好!吃点苦无所谓?真正你去吃了就知道,哪有“一点苦”这么好的事啊!你以为是厨房啊,说一点就是一点啊。真正工作上的“一点苦”可能会把刚毕业的你彻底击溃,让你苦得怀疑人生。这就像很多人常说买不买房无所谓,租房一样能活得很好。当你真正去租房子的时候,你就知道找一个适宜的房子有多难,即使找到了房子你还会面临挑室友和房东打交道的问题,而且随时都可能会被房东撵。那个时候你再去看租房和买房问题,肯定又会有新的看法。
所以,当你站在路的起点时,你在乎的可能未必是你在乎的,你觉得不重要的可能对于你来说相当重要。你究竟想走哪条路可能真的需要你去跌跌撞撞地试一下才知道,没有人能够替你看懂。
刚毕业第一年的时候,我们都觉得那个签了甲方的哥们最屌,因为他工资最高!
第三年的时候,我们觉得那个起初去了施工方吃了苦后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人生然后愤而去当歌手的家伙最帅,因为他在干自己想干的事!
如今我觉得那个选择考公务员,空闲时间一大把,然后闲来无事做直播的同学最霸气,因为她赶上了这个直播的时代,一晚上的收入顶我们几年的。
各有各的活法,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我只想告诉你的是,你要走的那条路,真正的“过来人”只有你自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