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园很快就被拔地而起的漂亮楼房给围了个严严实实,要想出去,只能七拐八绕地走小路,要多绕好几里呢,而且还只能进那种小三轮车。尽管如此,王大伯还是很满足,因为这是方圆几十公里内唯一的一片小菜园了,王大伯对这片小菜园是倾注了心血,那好像就是他的孩子。老伴说:“当初照顾孩子你也没有这么上心过!”心血没有白费,王大伯无论种什么样的菜都会大丰收。他也得到了回报,一年四季,小菜园里都是生机一片。菜拔下来,王大伯就用三轮车拉到市场上去卖,他的菜新鲜,总能卖个好价钱。很多人买菜的时候,都先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一会,然后再看看碧绿欲滴的蔬菜,这才放心地买,有的人还边挑菜边嘟囔:“大伯不像神经病啊。”
如果好处仅限于此,可就太小看这个小菜园了。今年物价奇高,连菜价都跟着翻跟头。这可苦了县敬老院的老人们,院长舍不得多花钱,就让老人吃从市场上捡拾来的菜叶子。王大伯知道后非常生气,就把自己的菜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卖给敬老院,有时甚至还白送。老人们见了他就说;“要不是有你的菜,我们可就只能吃烂菜叶了。你比我们院长都好。”王大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重了。在开发区居住的许多孩子由于从小没见过庄稼地,连土豆和茄子从哪里长的都不知道。王大伯的这片小菜园就成了孩子们了解农业知识的好场所。到了周末,好多大人就会领着孩子们来这里玩,学习摘菜,种菜,其乐无穷。六一节前夕,两所小学把王大伯的小菜园当作“学生课外活动基地”,连老师和学生都能来的地方,能有神经病吗?谣言不攻自破。
没想到谣言没有起作用,反而让这老王头这么出名,刘大胖子恨得牙齿发酸。但是刘大胖子依然挂念着这块小菜园。虽然他的楼盖起来了,早有人居住了,但是很多没有买到车库的业主都反映想买车库。刘大胖子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商机,谁都知道车库的价格甚至比房子的价格都要高,于是就又找到王大伯。这次,王大伯竟然很认真地听他讲什么城市化进程,讲什么农民失去土地是必然的。刘大胖子说:“你不要把小菜园当成自己的命根子,忙活了大半辈子,也该享享清福了。”并暗示征地补偿可以比以前提高一倍。最后,王大伯心不在焉地说了句让刘大胖子摸不着头脑的话:“该放弃就得放弃。”然后就下了逐客令。
王大伯想放弃小菜园被人说了出来。很多人表示很难过。有人感叹“还是钱的力量大啊”。难道王大伯真要把小菜园卖给刘大胖子?其实不然,前段时间,王大伯亲眼看见一个妇女带着孩子往很远的托儿所送,路上差点被飞驰的车给撞死。这周围聚集了很多外来人口。他们没有钱送孩子到高档的托儿所,只好往很远的私人托儿所送,路上不安全不说,那些托儿所也都不很正规。他很同情这些家长和孩子。后来这些家长就到县里集体上访,要求就近建个像样的托儿所。县里反问家长们:“在哪里建?连一寸土地都拿不出来了,难道要建在楼顶上不成?”王大伯后来听到了这件事情,就给县里打了个报告,说可以贡献出自己的小菜园。家长们得知情况后,一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给王大伯送来了很多礼物。也有许多人说王大伯这回一定是疯了,刘大胖子狠狠地说:“他不是疯了,是彻头彻尾地傻了。比神经病还要严重!”
王大伯和在城里工作的儿子、儿媳一起住了,王大伯现在又有了很大的不适应,以前他要去卖菜,现在却要经常提着篮子到外面去买菜了,买那些从遥远的地方运来的蔬菜。他成了真正的“市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