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珊珊听我说完,憋着嘴说:“我真的很爱他,我们除了在消费观念上吵过架,别的都非常合拍,他喜欢看艺术展,听音乐会,看话剧,我也喜欢;我喜欢旅游,喜欢那种行走在路上的惬意,他也喜欢的,一到周末他最喜欢自驾游去周围郊区玩了……”
“那你把你听音乐会看话剧旅游的照片PO到朋友圈的时候,他有回应吗?”我问。
珊珊不明所以,“有啊,他会点赞,甚至还评论过,就上回我听的那个音乐会,他还留言说,票太紧张了,他没买到blablabla……”
“打住”,我给她使一个眼色,“复合有戏!”
感情是双向的,因此完美复合的第二个条件是:分手后,对方对你的屏蔽状态,以及双方是否还有互动。
有的人一分手就拉黑,电话短信都屏蔽,就别说微信微博拉黑,你想复合也没招了,因为对方压根儿不想跟你保持信息双向的通畅。
要知道“复合”不是简单地对对方说一句“我们复合吧”这么简单的事儿。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通常分手后,只要对方没有对你完全屏蔽,就说明一点,他还舍不得切断跟你之间的信息交流,他没有在心里把你拉黑,他还想关注你;换言之,他也想被你继续关注。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只要分手之后没有立刻翻脸无情的,只要他还关注你,你就有机会让他重新对你产生兴趣。
接下来,你就要多在他能看到的地方,展示他感兴趣的事情以及你的现状。像珊珊那样,把自己听音乐会看话剧旅行等等这些前男友感兴趣的事情,展示在朋友圈,他一刷微信就会看到,他也会了解到珊珊最近的生活状态,如,她分手后有没有难过啊,有没有结交新的男朋友啊……互动从点赞、评论开始,然后慢慢发展到发微信,请求对方的帮助等;先从小请求开始,只要对方不拒绝,就可以谋划下一次的互动;并在整个互动过程中展示出你新的魅力。
4.
彼此有互动已经是迈向完美复合的一大步,因此完美复合的第三个条件是:你们对未来的期许是否一致。
分手后的复合,核心在于:关系复合后能走多久,能不能保证短期内不再二次分手?所以就又循环回到第一个条件,如何妥善修复分手的原因,并确保未来二人不在同一个问题上,再次爆发矛盾而分手。
就像珊珊,她要在跟前男友的互动中透露自己有修正消费观念的意愿,并承诺能够逐渐在消费观念上跟前男友达成一致,还要传递给对方一个具体信息:对未来她将如何规划,以证明自己可以做到这些。如,不再大手大脚花钱,她会把一部分的工资存起来用于环球之旅,“每年都去一个国家旅行”,这是她和前男友曾谈到的两个人都想做的事。再如,珊珊对自己的职业开始做详细地规划,她要报意大利语班,好好学习人资知识,争取晋升。之前积极上进的前男友就给过她建议,一直只做个小前台,不如挖掘自己的特长,用于职场,最长线规划……
总之,所谓一致的未来期许,就是在修复之前分手原因的基础上,再就二人关系的粘合度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培养一致的兴趣爱好,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而不是走在分道扬镳的两条路上。
如果能做到以上三步,复合就指日可待。
5.
但,别高兴太早,接下来我就要泼冷水了。
复合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每当有人问起“该如何挽回,该如何复合时”,我心里都会下意识地想告诉他们一个真相:你们究竟有多想复合,有没有想过复合之后还会再分手?
毕竟,曾经一段已经变坏的关系,即便修复,二人复合,那感觉始终不一样了;而且曾经分手的原因看上去好像短时间内解决了,但长远来看呢?依然会反复发作,所以复合之后的情侣,多半都还要走过一段阵痛的磨合期。
李宗盛曾在歌里这么唱:“不管你是累犯或是从无前科,我认识的只有那合久的分了,没见过分久的合。岁月你别催,该来的我不推,该还的还,该给的我给。”这两句歌词,上一句唱出了分手后想复合者的辛酸和无奈,而后一句又给了他们希望。
关于是否要复合,有人秉持“你不挽留,我不回头,就这样分道扬镳也挺好”;也有人热衷“我还爱你,愿一切都来得及。”
分分合合是爱情的常态,而爱的真谛就是让我们懂得,分合不是爱情的起点,也不是终点。没有一劳永逸的爱情,只有互相陪伴,在相爱的过程中一起走向更好的彼此和更适合的爱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