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亲自开车和李红毕恭毕敬地请来半仙。半仙走进饭店,拿出罗盘,东走走,西转转,又在每个包间里看了一遍,一边看还一边叹气,听得刘俊心里越来越堵得慌。半仙把里里外外转了个遍,坐下来,喝了一口茶,看了看刘俊,说:“咱们都是自己人,我也不瞒你了,这个地方可不好,是个凶煞之地,长此下去,刘老板不但生意做不好,而且还会有灾难临头。不吉呀,不吉!”
刘俊一听吓得脊梁骨直冒凉气,乞求半仙快给自己指点迷津。半仙看了看猴急的刘俊,又看了看李红,对刘俊说道:“这个还真没有破解的办法,不过听李红说你原来经营的是个小饭店,刚才打那里经过,我看了看,那小饭店倒是个福地。要想消灾平安无事,最好是重新搬回原来的小饭店!”
重新搬回原来的小饭店,搬来搬去里里外外算来算去要白白浪费不少钱,刘俊虽然心里不甘,可开大饭店赔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何况还有大灾难!刘俊狠狠心,辞了大厨和服务员,搬回了原来的小饭店,重新开起了夫妻店。
搬回小饭店,开大饭店的风光不再,刘俊心理落差还挺大,不过看着生意又红火起来,慢慢地心里也接受了现实:“什么大老板小老板的,只要生意好能赚到钱就是大老板。”
结果到年终一算账,基本上把搬家损耗的钱给挣了回来。
过年了,刘俊想:“这多亏了李红和那个半仙的指点,要不然我这年还真的有可能过不成,我可得好好谢谢人家,顺便再央求李红请半仙来算算我明年的运气。”刘俊买了一份厚礼,亲自到李红家道谢。李红一听刘俊说想再请半仙来算卦,笑得前仰后合。看着有些失态的好朋友,刘俊是一头雾水,好一会儿李红止住了笑声,问刘俊:“你是想听实话呢,还是想听假话?”刘俊说:“咱们是老朋友了,我当然是想听实话了!”
“既然咱们是多年的老朋友,我就实话跟你说吧!”李红说着一本正经起来,“那个半仙确实是个走江湖的算命先生,不过他说的一切都是我教他的。”
原来,李红当初就不同意刘俊去开大饭店,在他看来,刘俊开的小饭店一不占天时,二不占地利,之所以生意好,除去刘俊诚实待人,有几个特色菜做得非常好且价格公道,附近大批工薪阶层来这里吃饭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小饭店的地方小,来上七八个客人,坐上两三个小桌子,就好像要把两间小屋子给挤破一样,给人一种生意兴隆的感觉。人们都有从众心理,小饭店没座位客人宁愿等,也不愿意走。而大饭店,一般的工薪阶层怕价钱高不敢来吃,饭店所在地方又偏僻,别的地方的客人一般也不会找到这儿来吃饭,再加上那么大一个大厅,就是坐上二三十个人也给人冷冷清清的感觉。客人到此一看,生意这么差,自然就不愿意进来,连锁反应导致客人越来越少。客人少,服务员也懒得去打扫卫生,有一次李红带几个客人过来吃饭,开了个包间,座位上的灰尘一摸一大把,客人吃着饭心里也不舒服,都说今后再也不来这家饭店了。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李红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刘俊却还稀里糊涂地在怨天尤人。李红想劝刘俊搬回原来的小饭店,可又怕刘俊不听。刚好刘俊想找人算卦,李红就来了个就坡下驴,让半仙给刘俊讲出了事实“真相”,让刘俊又重新开起了小饭店。听李红讲完,刘俊不由得埋怨起李红来:“咱俩是打小一起长大的老朋友了,你咋不早说,白白让我损失了好几万!”
李红听了笑笑说:“这就是交学费呀!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刘俊一听,苦笑道:“你明知道我文化水平不高,就别给我文绉绉的了。你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李红说:“孔老夫子说的意思是‘可以同这个人讲的话,你却没有讲,这是失掉朋友;不可以同这个人讲的话,你却告诉他,这是说错话。所以有智慧的人在与别人交谈中,能够做到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看着你当初要开大饭店那自信满满的样子,我就是说了你也不会听我的,说不定还会怀疑我嫉妒你生意好挣的钱比我多,那咱朋友的关系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刘俊细细想想,长叹一声说:“没文化,真可怕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