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中期,昆西向好莱坞进军,为卖座影片配乐。凭借惊人的创作力,他迅速成长为好莱坞争抢的配乐大师,那一年,他40岁,他的梦想是成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音乐大师。
或许是一切太过顺利,或许是过多地透支了健康,41岁那年,病魔悄悄地向他袭来。昆西得了动脉瘤,医生建议他做开颅手术,手术成功率很低,但要想活下来,必须冒险去做。幸运的是,昆西挺过了这一关;不幸的是,由于手术后颅骨镶嵌的钢夹,他从此再也不能演奏小号了。这对昆西的音乐梦想打击是致命的,但他却更深刻地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让他更诚实地面对生活、珍惜生活。重返乐坛后,昆西做了一项令他自豪一生的工作,发掘新人。1979年,昆西为迈克尔·杰克逊制作了第一张唱片:《Off the wall》,成为历史上销量最大的黑人唱片。1983年,他拍摄电影《紫色》,在请来了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同时,大胆启用了一名毫不知名的黑人女演员,她叫奥普拉·温弗瑞。后来,奥普拉成为了全美最具影响力的主持人。那一年,他50岁,他的梦想是帮助别人实现梦想,做一名好“伯乐”。
1985年,昆西利用自己极强的影响力,汇聚全球百名歌星,演绎歌曲《We Are The World》。这首歌,共赢得5亿美元善款,全部作为非洲赈灾基金。从这首歌开始,昆西坚持身体力行,把大部分时间放在慈善事业上。
2007年,昆西与中国结缘,为上海特奥会创作了主题曲《你行,我也行》;北京奥运会期间,他与季羡林、何振梁、李安等11位各界人士被聘为开幕式文化艺术顾问。奥运结束后,中国记者问他,北京奥运会哪一点令你印象最为深刻?他脱口而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因为,这也代表了他现在的梦想,这一年,他已年过70。
评价昆西的一生,著名媒体人靳羽西的话颇为精辟:“他是一位让我很尊敬的音乐家,或许是因为他坎坷的过去,因为他曾经创造的辉煌,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他永远不会停下的脚步,不停地去学习,不停地开辟新道路,那种精神让昆西成为一个精彩的英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