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房子的时候,去上海购买建材,走了一家又一家,终于在一家素有好口碑的建材市场留了步。全场八折,上百种材料明码标价:一红一黑两个价位,上下相比的差额还是比较让人心动的。挑选的时候,随口问了一句:“是否是最低价?”“这是已经打过折的价格,不过——”就因为“不过”两字开始了与营业员的一番舌战,终于营业员的表情略带犹豫,语气却十分轻松地说道:“我再让你一点折扣吧。” “看来就是这个价了。”我大松了一口气,准备开单订货掏钱的时候,老公接了朋友一个电话:“这个建材市场呀,我有个同学当销售组长的,折扣还可以低一些。我帮你搞定!”惊喜之外,我嘀咕着一份隐约的奢望:看来认识了销售经理,折扣还可以更低;认识商场总经理,折扣更要低!“那当然!”营业员爽快的话让我掏钱的手更犹豫了。看来,我是被折扣“狠狠撞了一下腰”,晕了。
或许,正因为打折风席卷一切,不打折的商铺里的营业员往往信誓旦旦地保证:我这里的货品绝对是正品且是精品。可你还能相信吗?真的相信,也仅仅只是相信自己掏钱购买时候的一种自我满足和自我陶醉感了。
曾笑听过一事:有一人刚结婚,常常标榜他是理家好手,他说买新房打的是8.8折,装修房子打的也是8.8折,家用电器打的更是8.8折,妻子的戒指、项链,婚纱照,酒席,打的还是8.8折的。说多了,有人就刺了他一句:那你也是8.8折。于是,一场战争就为这8.8折激情爆发。
看来,啥都好打折,唯独这人不能打折。而与人依附着还有很多东西也是万万不能打折的,比如工作、比如诚信、比如感情、比如道德等等。尽管现在流行打折,打折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打折时代,毕竟有些可怕!
相关阅读: